2016/4/20

訓詁學(二)─通假字與本字【必考題】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四必修‧訓詁學(二)筆記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通假字與本字(必考題)
1)、《荀子•解蔽》:「故口可劫始墨云。」
 通假字:墨;本字:默
2)、《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將軍雖老,尚善飯,然與臣坐,頃之,三遺矢矣!」
通假字:矢;本字:屎
3)、《荀子•儒效》:「鄉也混然涂之人,俄而並乎堯舜。」
通假字:鄉;本字:向/通假字:涂;本字:途
4)、《左傳•宣公二年》:「亡不越竟,反不討賊。」
通假字:竟;本字:境/通假字:反;本字:返
5)、《孟子•公孫丑上》:「是齊王由反手也。」
通假字:由;本字:猶
6)、《離騷》:「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通假字:錫;本字:賜
7)、《論語•微子》:「齊人歸女樂。」
通假字:歸;本字:饋(餽)
8)、《老子•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通假字:施;本字:迆
9)、《荀子•臣道》:「以德復君而化之,大忠也。」
通假字:復;本字:覆
10)、《詩•鄺風•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通假字:矢;本字:誓
11)、《墨子•非攻》:「則吳有離罷之心。」
通假字:罷;本字:疲
12)、《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錯兮。」
通假字:錯;本字:措
13)、《禮記•儒行》:「雖危起居,竟信其志。」
通假字:信;本字:伸
14)、《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通假字:錫;本字:賜
15)、《荀子•勸學》:「君子如嚮矣。」
通假字:嚮;本字:響
16)、《左傳•僖公卅年》:「行李之往來,共其困乏。」
通假字:共;本字:供
17)、《論語•庸也》:「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
通假字:矢;本字:誓
18)、《周易•繫辭傳》:「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通假字:信;本字:伸
19)、《孟子•離婁篇》:「蚤起,施從良人之所之。」
通假字:蚤;本字:早/通假字:施;本字:迆
20)、《左傳•僖公四年》:「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通假字:共;本字:供
21)、《書•湯誓》:「時日偈喪。」
通假字:時;本字:是
22)、《荀子。勸學》:「輮以為輸。」.
通假字:輮;本字:煣
23)、《荀子•君道》:「惆然乃舉太公於州人而用之。」
通假字:惆;本字:超/通假字:州;本字:舟
24)、《莊子。逍遙遊》:「鵬之徒於南冥也,水繫三千里。」
通假字:繫;本字:激
25)、《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通假字:歸;本字:饋(餽)
26)、《孟子•告子上》:「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通假字:辯;本字:辨
27)、《荀子•非相》:「居錯遷徙,應變不窮。」
通假字:居;本字:舉/通假字:錯;本字:措
28)、《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
通假字:方;本字:旁

2016/4/19

訓詁學(二)─假借字與通假字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四必修‧訓詁學(二)筆記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假借字與通假字
一、假借字意義
(一)許慎:假借,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二)段玉裁:令之本義發號也,長之本義久遠也,縣令縣長本無字,而由發號久遠之義,引申展轉而為之段氏認為許慎之假借,含有引申的成分。
(三)鄭知同認為假借和引申不可混為一談。
(四)唐蘭:許慎所舉令長二字,只是意義的引申,非聲音的假借,如「佳」字為鳥形的借發語詞,「其」字為箕形的借為代名詞,方為假借。許氏定義無誤,舉例有誤
Ø   佳:鳥禽總名;其:簸箕
(五)假借的運用,以「虛詞」數量最多:
1.語詞(發語詞)、句中助詞、嘆詞、疑詞:佳、焉、而
2.代名詞(指稱詞─你、我、他)、介詞:之
3.方位詞:東、西、南、北
4.干支詞:十二天干、地支

二、通假字逐漸增多之因
(一)倉促無字或以音類比方,假借之字趨近雙聲、疊韻
(二)文人雅士有意為之

三、假借與通假的區別
(一)本源相同,即具有相同的必要條件(即聲音上的關係)

(二)各家說法
1.章太炎─認同許慎提出六書之假借定義,即無本字用字假借
2.黃侃─認同許慎對假借之定義,並認為其假借之正例
3.林尹─無本字假借為狹義之假借;有本字假借為廣義之假借

(三)區別假借與通假

假借
通假
基本條件
本源相同,依聲託事
本無其字
本有其字
目的性
補救造字之不足
(造字相借)
書寫偶然方便
(用字相借)
時間性
本字先於借字
本字與借字為共時關係
隹本意鳥禽總名,借為發語詞(唯、惟、雖)
信:誠信、伸展
蚤:早、跳蚤
產生過程
無字可用,借聲同聲近之自用之
有意為之(倉促無其字)
無意為之(別字、白字)
本字和借字的關係
絕對的關係
相對的關係
箕和其
信和伸
定義
狹義(正例)
(廣義)

四、通假字條件
1.義證:解釋是否通順
2.音證:聲音是否有關係
3.書證:其他文獻是否有用法

2016/4/18

中國思想史(二)─大乘起信論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四必修‧中國思想史(二)筆記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大乘起信論
一、本有和當有
本有即「理佛性」,從成佛之因說本體,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與佛平等,本來無二,而當有即「行佛性」,從成佛之果說修行,側重從實踐上說眾生與佛之差別,意指眾生需藉由修行,方能使佛性彰顯。

二、一心開二門
「依一心,法有兩種門。云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一心」即「眾生心」,其包含世間一切法和出世間一切法,它一方面具有清淨無漏的性質,另一方面也具有染污有漏的性質,稱為「一心二門」,即由絕對的「一心」開展為「心真如」(本體界)和「心生滅」(現象界)兩法門。
「真如門」就還滅方面來說,眾生要成佛必得肯定「真如」為其內在和超越的根據,「生滅門」就流轉方面來說,它不僅代表此心,也是一切現象事物之所以存在的根據。「一心二門」的中心要旨是一心「含融染淨」、「染淨同依」,把染與淨統於「一心」,流轉與還滅攝於「一心」。

三、阿賴耶識
《大乘起信論》依據魏譯《楞伽經》提出不如生滅的真如和生滅的無名妄念和合叫「阿賴耶識」;「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議,名阿賴耶識」,如來藏即真如,由於如來藏為無名妄念所刺激和影響,故成阿賴耶識。
一切現象的種子都含藏在阿賴耶識中,由種子的變現而成森羅萬象,故其是展現一切現象緣起的總體,是宇宙萬物的根源。

補充─評量題目
Ø   形盡神不滅

儒家主張形盡神滅,佛家主張形盡神不滅,此為南北朝重要論爭。慧遠提出「神也者,圓應無生,妙盡無名,感物而動,假數而行。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滅;假數而非數,故數窮而不盡。」其以神為人生死輪迴之主體,人之形體雖因生死輪迴而變化,但神卻永遠不變。「神」不是形而下物質性的氣,神是超越經驗現象和物質世界,其不是具體存在的實體,即無名無相。

中國思想史(二)─天臺宗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四必修‧中國思想史(二)筆記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天臺宗
一、性具善惡
性具是一切現象都是自然存在的,既非自生,也非他生,故一切現象是眾生心中本來具有的。智顗將眾生的佛性分為三種,分別為「了因佛性」、「正因佛性」和「緣因佛性」,「正因佛性」作為非善非惡的中道,人人本有,「了因佛性」和「緣因佛性」或善或惡、善惡相雜,因此智顗認為兩者佛性不可斷,若是了斷,則非了因和緣因佛性。

二、一念三千
「一念三千」是智顗根據天臺宗先驅慧思的「十如」思想,再加以發揮而形成的,在十如思想的基礎上,形成「三千如」的觀念。他從人本觀點出發,以迷悟為尺度,將一切有情識生物分為兩大類,即六凡、四聖十個層次,由此而構成六道、四聖十種法界(十界),而十界互具就構成百界。百界各具備三種世間,共有三百之數。十如和三百界相配合,成為「三千如」,整個宇宙相貌即「三千」的實相,就存在於一念之中,故為「一念三千」。所謂的「一念」,即為「一心」,指的是心念活動的短暫時刻。

三、圓融三諦
圓融三諦為天臺宗的實相觀,依智顗詮釋宇宙間的一切現象本具三種義諦,即「空諦」、「假諦」和「中諦」;「因緣所生法即空者,此非斷無也;即假者,部二也;即中者,不異也。」。「假諦」又稱俗諦,其認為三世諸法性空幻有,雖無真實自性,卻是一種客觀存在,「空諦」又稱真諦,主張萬事萬物本性皆空,「中諦」又稱中道第一義諦,是一種超越空有,又兼容空有的一種非有空有的認識,有了此認識,才能即世間為出世間,不離生死,而達到成佛涅槃。
三諦是一切事物之實相。它們同時存在於一切萬法之中,存在於一切眾生心中,所以「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三諦圓融,三一無礙」,即是三諦於一心之內同時具有。

四、圓頓止觀

止觀學說最足以代表天臺宗的認識論。「止」是止息妄念,專注一境;「觀」是在「止」的基礎上,集中觀照預定的對象,故「止觀」即是止息散亂妄想,獲得般若智慧。智顗認為「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止觀就是寂照,也就是定慧。「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若要達到佛教最高的精神境界,必須要運用「止」、「觀」兩種方法,修「止」是獲得禪定的殊勝妙因,修「觀」是險發智慧的必要途徑。

中國思想史(二)─竺道生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四必修‧中國思想史(二)筆記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竺道生
一、眾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
竺道生主張「眾生本有佛性我」,「佛性我」表示成佛主體性的存在;「夫體法者,冥合自然,一切諸佛,莫不皆然,所以法為佛法也。」他以佛性為自然,將中國的老莊思想結合,透過自然言佛性的獨化及普遍,證成「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在身中,無量煩惱悉除滅己,佛便明顯,除一闡提」,「一闡提」即為貪欲熾盛,善根斷盡擁離菩提因緣功德的極惡眾生。竺道生認為人具備佛性,故「眾生皆可成佛」。

二、頓悟成佛

竺道生肯定眾生一旦頓悟,在一時間達到究竟的覺悟,「反迷歸極,歸極得本」便可超脫一切束縛,而達到主體完全自由的理境,對於如何成佛,他主張藉由漸修歷程的累積「庸得無功於日進」,以及「得意忘象」、「忘筌取魚」,即不囿於經典文義的理解,方能「頓悟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