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5

班級經營─模式理論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模式理論
一、策略模式理論
學派
干涉主義
互動主義
非干涉主義
理論
實驗心理學
社會與發展心理學
心理分析與人本主義
內涵
教師控制學習環境,藉由班規和獎懲方法,塑造學生行為
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並解決問題
學生可以主導自己的想法,和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僅為指導或協助者
代表人物
SkinnerCanter
GordonRogers
AdlerGlasserDreikurs

二、行為改變技術
源自行為學派,行為改變技術包括【確定目標行為】、【測定基線】、【選擇增強物】、【安排後果】、【評估結果】。

(一)反應性條約
是刺激的配對與替代,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又稱「古典制約」,由巴夫洛夫(I.P. Pavlov)提出。

(二)操作性條件
個體在情境活動中,因其自動出現某種反應,會帶來愉快的後果,或滿足其需求,使其反應頻率增加。又稱「工具制約」,由桑代克(Thorndike)與斯肯納(Skinner)提出。

(三)社會學習
個體經由學習、模仿、觀察建立行為,強調環境的重要性。由班杜拉(Bandura)提出。

(四)行為的塑造與串聯(逐步漸進法)
²  塑造學生良好行為:
【確定目標性行為】【選擇增強物】【分段依次增強】【連續增強目標行為】【間歇增強行為】。
²  改正學生不好的行為:
【分析起點行為】【確定終點行為】【選擇適當增強物】【漸進方式改善行為】【隨時評估行為改變情形】。

(五)增強理論
1.正增強:
增加個體特定行為重複頻率的發生。

                                            【連續性增強】【即時性增強】
初期【立即增強】建立【間歇性增強】【延宕性增強】

達標【間歇性增強】維持【變動比率增強】

後期【不固定比例增強】。

2.負增強:
降低個體特定行為重複頻率的發生,或去除厭惡,刺激並增強行為。
        1.逃脫行為、2.防患行為

(六)消弱作用
個體在刺激與反應發生連結,減少或消弱行為。例如:有系統的忽視。

(七)懲罰作用(反應代價)
作用
內容
警示式懲罰
口語和非口語
剝奪式懲罰
取消下課
補償式懲罰
書面補償─悔過書
口語補償─背誦
勞務補償─打掃
體能補償─體操
實務補償─組裝
特殊任務
嫌惡式懲罰
失誤行為和強迫行為
紀錄式懲罰
記過
暫停
暫時停止強化,以抑制學生不良行為
排除刺激
例如:分開兩個交頭接耳的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