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0

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
一、動作發展模式
1.吉賽兒(A. Gesell)提出兒童動作發展的順序:頸部上半身腕關節手指。
2.幼兒動作發展順序:丟玩具或球雙手拿杯子喝水模仿畫直線可用單腳踢大球踮著腳尖走路
補充
Ø   嬰兒反射動作:巴賓斯反射、抓握反射、莫洛反射、游泳反射、踏步反射、追蹤反射
Ø   幼兒發展模式:機械論模式、機體論模式、情境論模式

二、生物學觀點
(一)復演論
由赫爾(Stanley Hall)提出,他認為人類個體自幼到成熟的過程,即是代表人類自原始到現代的進化重演,此說法受達爾文進化論影響。
時期
年齡
特色
代表復演社會
嬰兒期
出生-4
感官與動作探索
原始蠻荒
兒童期
5-7
遊戲、幻想、冒險
狩獵
少年期
8-12
技術學習與常規訓練
農牧
青少年期
13-24
愛、崇敬、服務
現代

(二)發展螺旋論
由格塞爾(Gesell)認為個體成長由遺傳所導引,人的生長過程如同螺旋,具有前進與後退律動現象,他接受小孩因「遺傳因素或個別體質與內在成熟序列」,而產生個體差異之事實,並且說明1016歲是個體日趨成熟的重要時期。

三、皮亞傑(Piaget)認知發展論
(一)基本概念
由皮亞傑(Piaget)提出發展先於學習,其主張之發展以智力為主。
1.認知結構─以身體感官為基礎的行為模式。
2.基模─個體智能發展的基本結構,與個體適應環境所表現出的行為型態。

(二)思考基本傾向
1.組織(增長基模):個體處理事物需統合身體與心智功能,從而達到較複雜的歷程。
2.適應:認知是透過同化和調適達成平衡化的過程。
(1)同化(調整基模):以舊有的認知結構套用新經驗。
(2)調適(重建基模):既有肌膜無法直接同化新知識,個體為符合環境要求,主動形成新基模,以達到目的。
3.平衡與失衡
個體既有基模能夠同化環境新知識,心理上便會感到平衡,反之即失衡。

(三)影響因素
生理成熟、活動、社會經驗、平衡與自我調節

(四)發展分期
階段
年齡
特性
認知
感覺動作期
0-2
物體恆存性概念
模仿
去習慣化
無律階段
前運思期
又稱概念思考期、
符號期、運思預備期
2-7
自我中心主義
知覺集中傾向
不可逆性
橫跨式推理
泛靈論
集體獨白
他律階段
具體運思期
7-11
去集中化
地一推理
守恆作用
序列化
自律階段
形式運思期
11
抽象思維
彌賽亞情節

Ø   守恆作用:
又稱「保留概念」,能對一個以上的事物屬性同時注意,且不影響個體知覺經驗,其成功的三要素為同一性、互補性和可逆性。
Ø   同一性:X=X;互補性:A=B+C;可逆性:5+4=99-4=5
Ø   Thomas L. GoodJere Brophy提出守恆發展順序:數量(6-7) 質量(6-7)長度(6-7)液體(6-7)面積(7)重量(9-12)體積(11-12)保留概念。

(五)教育主張
皮亞傑認為青少年認知發展主要特色是,其具有設計實驗的能力,故教材設計應把握「連續性」及「階段性」的原則。



皮亞傑之知識分類
物理性知識
物質外在或組成特性的知識,經由直接觀察,而不存在的邏輯關係
邏輯─數學知識
針對訊息經驗、察覺的建構知識
社會性知識
約定俗成與經驗對訊息進行輸入的知識

(六)後皮亞傑學派
1.蒙納德(P. Moundoud)認為個體發展是在各種約束終生建構知識的歷程。
2.殷納加奇(Inagaki)提出不同於皮亞傑的三個觀點;學習和發展在不同柳裕以不同方式發生,但在特定領域的限制比在一般的明顯;讓孩子學習與周遭相關的知識比邏輯數學重要;重視發展社會文化背景。
3.R. CASE發展改變來自兒童處理及記憶資訊的潛能,經由保留和教導使其記憶增進。
4.Basseches提出辯證思考期,並認為青少年認知發展可以分成變化、整體、組成關係、後行事辯證。

四、認知性遊戲分類
()皮亞傑
分類
時期
年齡
特徵
練習遊戲
感覺動作期
0-2
重複動作或行為
象徵遊戲
運思前期
2-7
角色扮演
規則遊戲
具體運思期
7-11
遵循規則,完成遊戲

()Smilansky
功能性遊戲:從事簡單或重複的肌肉動作,以固定方式玩一樣物品。
建構遊戲:有目的建構或製作物品。
想像遊戲:角色扮演或牽涉想像過程的轉換。
規則遊戲:兒童自訂或原本約定規則,兒童須遵守規則。

(三)芭頓(M. Parten)─社會性互動遊戲理論
年齡
行為模式
兒童遊戲狀況
1歲前
無所事事行為
毫無目的遊蕩或在情境角落發呆
1歲前
旁觀行為
不參與活動,觀看他人
2-2.5
單獨行為
獨自玩,不與人交談
2.5-3.5
平行遊戲
與鄰近兒童玩的相同,卻不與人交談
3.5-4
聯合遊戲
和同儕一起玩,卻沒有分工關係
4.5歲後
合作遊戲
共達目的,一起合作

四、維果斯基(Vygotsky)認知發展論
(一)社會文化
維果斯基認為社會文化影響兒童成長及成人行為,透過社會學習歷程可以助於其認知發展,兒童的智能發展也是根據了解文化及歷史脈絡而來,主張學習先於發展。

(二)語言發展
維果斯基提出語言發展與兒童認知有相當關係,透過語言兒童才能夠表達其認知思維。

語言功能發展階段
功能
年齡
特徵
社會性語言
0-3
控制他人行為或表達單純,難以理解
自我中心語言
3-7
社會性語言內化內在語言的過程
內在語言

控制自己思考及行為之溝通模式

(三)可能發展區(ZPD)
兒童能夠達到的能力,與經由別人給予所能達到的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便是「可能發展區」。
Ø   範圍─教學內容高於學習者能力
Ø   動態本質─隨對象學習能力改變,促使其具備更多能力及技巧
Ø   差異─依照對象之ZPD給予不同協助

(四)鷹架作用
透過有能力的同儕或成人協助需要幫助之對象。
鷹架教學:強調自我學習,其策略包括學生對學習負起較少責任、採取異質性較高的分組方式、教師提供學生不同程度的提示。分為垂直鷹架和水平鷹架,前者為學習內容配合學習動機加以結構化處理,並在教學互動中提高認知的難度,後者為教學內容配合對象之社會背景與經驗。
Debra認為鷹架教學有六個要素:教師支持、學習責任轉移學生、師生對話、非評估性的合作、保持適當的教學水準、學生選擇及參與團體發展。

(五)交互式教學
由教師及學生分別扮演討論中的領導角色,此策略用以訓練閱讀能力較低落的學生。

(六)思考工具
分別為技巧性思考工具及心理性思考工具,前者用以改變事物或控制學習環境,後者用以組織或控制行為和想法,協助發展學習者心智。

(七)情境認知理論
強調學習者應在真實情境中進行,才得以真正應用知識。

五、結論─認知發展論比較
皮亞傑
維高斯基
運思前期出現自我中心語言
自言自語幫助兒童思考
發展先於教學,實施個別化教學
教學先於發展,藉課程設計引導學生情意發展
認知發展的生物性(不連續現象)
認知發展的社會性(連續現象)
個體主觀認知建構
社會文化影響
社會互動可以促進認知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