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4

中國文學批評史(二)─期中考範圍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四必修‧中國文學批評史(二)筆記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期中考範圍
一、最廣義的文學
Ø   周秦時代「文學」一詞指的是學術學問或文物制度
Ø   造成文學的定義廣泛之因:
1.古代學藝混雜
2.時居古代,後世思想及文藝深受影響

二、孔子及孔門諸子所謂的「文」與「文學」及「文章」
Ø   孔子的文:
1.重視文,列為四教之一
2.斯文自任
3.狹義─「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4.廣義─「博學於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謂之文」
=一切應知的學問
5.「斯文」、「郁郁乎文哉」
=一切文物制度

Ø   孔子弟子的「文」同孔子的「文」
例1.顏淵:「博我以文,約我以禮。」=孔子:「博學以文,約之以禮。」
例2.子貢:「文猶質也,質猶文也。」=孔子:「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Ø   文學始見於「論語」
文學科:子由、子夏
繪事後素:人有美好的質地,再加上文飾
【解釋】1.藝術本身、2.人生成長方法、3.學習方法

Ø   「文章」見於《論語》有二處:
1.孔子之言
「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2.子貢稱孔子之言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之;夫子之言行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之。」
文學偏重內容─漢代的「文學」定義是「學術」
文章偏重形式─漢代的「文章」定義是「文學」

Ø  孔子重文學修辭,但是其目的在「正名」,故摛詞特別謹慎,對後世文學批評有很大的影響。

三、孟子所謂「養氣」與「知言」
Ø  養氣之說來自於「我所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養在此作「改善」,「浩然正氣」則為「正氣」。

Ø  「詖詞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解釋名詞
詖詞
片面之詞
隱藏
淫辭
放蕩之辭
沉溺
邪辭
邪僻之辭
背離正道
遁辭
理屈閃躲
屈困
Ø  知言:鑑賞文辭的方法

Ø 〈文氣說〉源自孟子,但是孟子與後世所提出之,皆不同:

孟子〈文氣說〉
後世〈文氣說〉
其目的與孟子的文章有關
其目的只針對文章
氣指的是集義所生者,義為本,氣為末
氣指的是行文的氣勢
四、荀子的立言論準
Ø孔子與荀子的「文學」皆指一切學問文獻,然而孔子並未明言,荀子卻有彰顯出其意義。
Ø孔子主張正名主義,影響文學方法為嚴詞正義。

Ø荀子可以提出立言論準之因:
1.孔子是儒家道統創始者,所謂「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雖然有「以述為作」的成分,但是大體上依舊「托古改制」。
以孔子的正名主義提不出具體方案,但是荀子為儒家後學,故提出以聖人為準的方法。
2.孔子雖然提出「以述為作」及帶動私家著作,但是他非作家,故無法提出立言的論準。
荀子不但生於著作興盛之時,同時為正名主義的作家,固有見立論準之必要。

五、《易傳》對於文學的點點滴滴
《易傳》對於文學的點點滴滴=駢文家的文學觀
〈文言〉、〈繫辭〉的文學觀:
1.文學是模擬自然的
八卦為最古文字,是模擬自然的產物,文學賴於文字的傳遞,故文學為模擬自然之意嚮。
2.懷疑的批評
書不盡言,言不盡意=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設卦以盡情偽,繫辭以盡其言「盡言者」是指盡欲言之情偽,故為盡情。情既是見乎辭,則由辭以知情。
3.道與誠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近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此句是為儒家學說,卻影響載道派的文學觀。
Ø   立誠是以居業的,居業又與道德並舉。
道有變動,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雜,故曰文。
4.文學形式論
主立誠,主載道,不似後世古文家重質輕文。
參伍以變,錯縱其數,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繫辭上〉
夫易……其旨遠,其辭文,其文曲而中。〈繫辭下〉
夫易彰往而察來,而顯微闡幽。開而當名,辨品正言,斷辭則備矣;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正名主義的文學方法

六、墨子的「三表法」及其重質的文學觀
Ø墨子三表法:論證觀點
1.上本於古者聖王之事:一個學說如果是正確的,就必須在古代聖王的歷史經驗中有依據
2.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百姓確實聽說、見過
3.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百姓人民之利:把言論變成具體的刑法或政治措施,看是否合乎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Ø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似荀子以聖王為「隆正」所出。實為荀子受墨子影響,提出其立言論。
Ø墨子的文學近於學術,其重實質的功能,反對形式的優美。
Ø相較孔子對純美文學的提倡,墨子是反對的,故荀子有言「蔽於用而不知文」。

七、晚出談辨墨家的論辯文方法
辨的意義:辨,爭彼也,辨勝,當也。
論辨的作用: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明實之理,處利害,決嫌疑。
論辨的方法:
以名舉實,以辭抒意,以說出故,以類取,以類予。
論辨對象是「實」,舉之於口是「名」。「名」是舉「實」的工具,能抒發辨者亦見為「辭」(命題)。辭所抒為意見,其構成有原故。

明故的具體方法:
1.或:特稱命題
〈經上〉云:「盡,莫不然也。」
盡,莫不然也(人皆有死,莫不然也)
或,莫不然也(人或黑或白,莫不然也)

2.假:假言命題
例如:「如有周公之才之美」是假設之辭,實並無其才其美,故「說,今不然也」、「必非也而後假」。
3.效:求事物之方法
事物之「法」(原則;定律)的獲得由於「效」(方法)
Ø   立論的目的之一,是尋求事物之「法」。
4.辟:譬喻(藉彼物以說明此物)
夫譬喻者也,生於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例如:惠施以弓說明彈。
5.侔:反證(藉彼辭以證成此辭)
例如:公孫龍以孔子異「楚人」於所謂「人」,證成異「白馬」之所謂「馬」。
6.援:援例
已知殷之損益夏禮,周之損益殷禮,故可推知繼周者之損益周禮。
7.同:求同
是為猶也者,同也。
8.異:求異
吾豈謂也者,異也。

ü   辟、侔、援、推之適用需有相當的限制。(形式邏輯有同點和異點)P.94

【本章結論】
1.論辨文=論辨

2.論辨文本出於先秦,論辨是晚出墨家所提出,兩者皆對文學批評史有相當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