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0

中國文學批評史(一)─期末考古題【參考解答】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四必修‧中國文學批評史(一)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期中考古題【99~103年】

一、學藝專史編著者亟需何種態度方法?章學誠提供何種妙訣可避免哪些人為弊失?以羅根澤所編文學批評史為例,在體例上是如何斟酌運用?請逐一說明之。(102)
編著歷史者需要客觀的態度,章學誠提出「盡其天而不益以人」,「盡其天」是盡依「事實的歷史」之真,而「益以人」是編著任意的去取褒貶。史書的體例分為三種:編年體、紀傳體及紀事本末體,以文學批評史編纂體例為例,文學批評隨時代而異,隨人物而異,若是依照編年體,隨時代而異的批評可以弄得清楚,但隨人物或文體而異的批評,卻不免分裂;若是依照紀傳體隨人物而異的批評可以弄得清楚,但隨時代或文體而異的批評不免揉亂;若是依照紀事本末體則隨文體而異的批評可以弄得清楚,但隨時代或人物的批評不免混淆,故羅根澤創立「綜合體」:先依編年體,分全部中國文學批評史為若干時期,例如:周秦為一期,再依紀事本末體,依照各期中的文學批評,照事實的隨文體或文學上各種問題而異,分成若干章,例如:詩論為一章,最後依紀傳體將其中之隨人而異的各家批評,各設專章敘述,例如:東漢的王充。

二、編著史書時對文獻處理的要訣為何?人為易致的缺失又為何?應如何避免?羅根澤文學批評史的編著是選用何種體例?其取用的原因為何?試逐一述介之。(103)
編著歷史者需要客觀的態度,時代意識是人為易致的缺失,透過搜求史料、續述史料、解釋史料以及處理史料,則可以避免主觀成見。史書的體例分為三種:編年體、紀傳體及紀事本末體,以文學批評史編纂體例為例,文學批評隨時代而異,隨人物而異,若是依照編年體,隨時代而異的批評可以弄得清楚,但隨人物或文體而異的批評,卻不免分裂;若是依照紀傳體隨人物而異的批評可以弄得清楚,但隨時代或文體而異的批評不免揉亂;若是依照紀事本末體則隨文體而異的批評可以弄得清楚,但隨時代或人物的批評不免混淆,故羅根澤創立「綜合體」:先依編年體,分全部中國文學批評史為若干時期,例如:周秦為一期,再依紀事本末體,依照各期中的文學批評,照事實的隨文體或文學上各種問題而異,分成若干章,例如:詩論為一章,最後依紀傳體將其中之隨人而異的各家批評,各設專章敘述,例如:東漢的王充。

三、在選敘、解釋史料的種類及方法上有哪些?請分別擇要舉例說明之。再者,試就個人寫作學士畢業論文過程中,實際運用了哪些方法?(102)
選擇敘述的標準有述要和述創,「述要」不只要列舉大綱,還要探尋要領,例如:白居易對詩的根本概念是「上以補察時政,下以洩導人情」,是為不滿晉、宋、梁、陳的詩人,「述創」則是指在一種學說的產生之後,必有承用,例如:《虞書》以來,人人會說「詩言志」。其中創造分為四種:純粹的創造、綜合的創造、演繹的創造和因革的創造;純粹的創造就是顧炎武所說的「古人之所不及就,後世之所不可無。」,綜合的創造是指其因襲之成分居多,演繹的創造是古人創造了一種學說,但沒有應用到某一方面,後人據以移用或開發,因革的創造則因襲的是儒家的思想與文化,並以新說法詮釋。
解釋的方法分為意義和因果的解釋,意義的解釋是解釋「是什麼」,因果的解釋是解釋「為什麼」,意義的解釋又分為明訓、析疑和辨似,明訓是順釋其義,例如:韓愈主張「文以載道」,文章應該載的是什麼道?是必須加以解釋的。析疑是分析不同哲學家與批評家的根本觀念,例如:鍾嶸以「自然」為根本觀念,但反對自然主義的老子。辨似是有價值之學說必有不與眾不同的異點,例如:文氣說有很多種,曹丕認為是先天的體氣,蘇轍則是認為後天的氣勢。

四、中國文學批評的詩論中,早期作者及編者的詩歌意見是如何的?其間有何種共同的趨向?其肇因為何?試說明之。 (99)
早期詩人的意見分為言志主義和功用主義,其共同的趨向是為功用主義,其肇因有為了藉詩歌以吐露胸中的愁悶,將自己的意志訴諸公眾,讚頌別人的美德而贈諸其人、諷諫君王和勗勉萬民,前兩者屬於言志主義,後三者屬於意義的演進,便是所謂的「美次」及功用主義的詩說。

五、試以《詩經》的作者、編者與讀者對詩的意見略加析述之,並請指陳其間的共同趨向,彰顯中國早期批評家重視何種批評觀點?(100)
《詩經》時代的〈南〉與〈風〉的作者是逐漸透露作歌的意義,而作〈雅〉、〈頌〉是作詩的意義,也有暗示和明示,其中可將其詩之肇因分為五類:為了藉詩歌以吐露胸中的愁悶,將自己的意志訴諸公眾,讚頌別人的美德而贈諸其人、諷諫君王和勗勉萬民,前兩者屬於言志主義,後三者屬於意義的演進,便是所謂的「美次」及功用主義的詩說,而編者與讀者對詩的意見則著重在「詩言志」的意義,言志主義中有一半功用主義,是為了彰顯中國早期批評家重視詩之「功用」。

六、春秋士大夫是如何看待《詩經》?試從時代背景、態度、方法及目的的分別說明,並請列舉實例兩則以證說之。(102)
春秋士大夫對詩的態度是「斷章取義」的,其目的在於藉作詩者之情意,以暗示自己的情意,並不顧作者的賦詩的原意,其賦詩的方法為引用及朗誦詩作,以《左傳‧襄公二十七年》鄭伯宴請趙孟一段為例,大夫子展以《詩經》〈草蟲〉,藉詩中之「有德的君子」讚美趙孟,推許其為父母官,趙孟回應他,稱許太過,謙而不敢當;大夫伯有則以〈鶉之賁賁〉表達其對鄭伯之怨,趙孟認為其言類於床第之言,不應道予外人,然而〈草蟲〉和〈鶉之賁賁〉原詩旨並非如此,前者原詩旨是表達對妻子思念遠遊丈夫,而後者則為衛人諷刺其君淫亂,故能印證春秋士大夫賦詩之態度、方法及目的。



七、儒家孔、孟對詩各有何見解?兩者相較,有何異同之處?與一般春秋士大夫相較,又有何獨到之處?在文學批評史上孔、孟的詩說有何地位和影響?請依序分別析述之。(100)
孔子認為詩可以興發感動、觀摩和樂和文明,可以作為個人感情的抒發,可以事君事父,以及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孔子以「思無邪」定義《詩經》之內容,雖然他知道詩是抒情的,卻要加上「正」、「邪」的限制,另外他也提出「繪事後素」的概念,指的是人外在的裝飾必須減少,才能體現內在的美好,正如文學批評必須以客觀的態度評論文學作品的本質,而非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論。孟子認為詩可以「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事」,「以意逆志」是指用自己的意思,去迎合和推想作者的本意,不只是主觀的探索,也是刺探作者深心的好方法,「知人論事」是對作品探求其個人、歷史、社會的諸種關係,與其他春秋士大夫相較之下,孔子與孟子皆是以功用主義為出發點,而前者是藉以抒發個人情志。

八、儒家孔、孟對詩各有何獨到見解?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貢獻及影響為何?再者,孔子與弟子對話中提及「繪事後素」,其意義為何?請略抒各人體會。(101)
孔子認為詩可以興發感動、觀摩和樂和文明,可以作為個人感情的抒發,可以事君事父,以及多識鳥獸草木之名,孔子以「思無邪」定義《詩經》之內容,雖然他知道詩是抒情的,卻要加上「正」、「邪」的限制,另外他也提出「繪事後素」的概念,指的是人外在的裝飾必須減少,才能體現內在的美好,正如文學批評必須以客觀的態度評論文學作品的本質,而非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論。孟子認為詩可以「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事」,「以意逆志」是指用自己的意思,去迎合和推想作者的本意,不只是主觀的探索,也是刺探作者深心的好方法,「知人論事」是對作品探求其個人、歷史、社會的諸種關係。

九、孟子是哲學思想家,為何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有相當地位?孟子的文章寫作有何特點?其肇因所在,又與批評史上哪種文學理論的淵源有關?(101103)
孟子認為詩可以「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事」,「以意逆志」是指用自己的意思,去迎合和推想作者的本意,不只是主觀的探索,也是刺探作者深心的好方法,然而其非文學家,故其意是指道德仁義之意,推斷作詩者也是從道德仁義出發,視為斷章取義,而其「知人論事」的主張是對作品探求其個人、歷史、社會的諸種關係,但是此說的目的是在於尚友,而非對文學的欣賞與批評。

十、試就儒、墨兩家,舉孔子、墨子為例,分別述介兩者獨到的詩論主張,並請略較其中異同之處為何。(103)
儒、墨兩家詩論主張皆以功用主義為出發點,孔子以「思無邪」定義《詩經》之內容,雖然他知道詩是抒情的,卻要加上「正」、「邪」的限制,外他也提出「繪事後素」的概念,指的是人外在的裝飾必須減少,才能體現內在的美好,正如文學批評必須以客觀的態度評論文學作品的本質,而非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論。墨子因尚質不尚文,只是「斷章取義」,視其為自己的立說的一種幫助。孔子以功用主義重視詩,墨子則是將詩是為一種利用。

十一、周秦諸子言及「文」、「文學」與今日所謂文與文學是否相同?其與文學批評又有何關係?試以孔、孟、荀為例,簡要述介其文學概念及在文學批評發展上的重要性。(99)
先秦的「文」與「文學」概念是最廣義的,幾乎等於現在所謂學術學問或文物制度,而今日「文」與「文學」概念卻是狹義的,指的是文章、具美感及應用的文學。孔子以「思無邪」定義《詩經》之內容,雖然他知道詩是抒情的,卻要加上「正」、「邪」的限制,外他也提出「繪事後素」的概念,指的是人外在的裝飾必須減少,才能體現內在的美好,正如文學批評必須以客觀的態度評論文學作品的本質,而非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論。墨子因尚質不尚文,只是「斷章取義」,視其為自己的立說的一種幫助。孟子認為詩可以「以意逆志」和「知人論事」,「以意逆志」是指用自己的意思,去迎合和推想作者的本意,不只是主觀的探索,也是刺探作者深心的好方法,「知人論事」是對作品探求其個人、歷史、社會的諸種關係。

十二、請詮釋荀子所言「虛」、「壹」、「靜」之意涵。
搜求史料之最好的客觀方法是荀子的「虛壹而靜」,「虛」指的是虛心,「壹」指的是「專心」,「靜」則是指「靜心」,人生下來就有智慧,有了智慧就有記憶;記憶嘛,也就是儲藏資訊;但是有所謂虛,不讓已經儲藏在心中的見識去妨害將要接受的知識就叫做虛心。心生來就有智慧,有了智慧就能區別不同的事物;區別不同的事物,也就是同時瞭解了它們;同時瞭解它們,也就是彼此兼顧;但是有所謂專,不讓那一種事物來妨害對這一種事物的認識就叫做專心。心,睡著了就會做夢,懈怠的時候就會擅自馳騁想像,使用它的時候就會思考謀劃,所以心從來沒有不活動的時候;但是有所謂靜,不讓夢幻和煩雜的胡思亂想擾亂了智慧就叫做靜心。人有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但卻容易被主觀想法所蒙蔽或誤解,故以「虛壹而靜」的方法去正確地評斷事物。

十三、對史料選敘的標準為何?
選擇敘述的標準有述要和述創,「述要」不只要列舉大綱,還要探尋要領,例如:白居易對詩的根本概念是「上以補察時政,下以洩導人情」,是為不滿晉、宋、梁、陳的詩人,「述創」則是指在一種學說的產生之後,必有承用,例如:《虞書》以來,人人會說「詩言志」。其中創造分為四種:純粹的創造、綜合的創造、演繹的創造和因革的創造;純粹的創造就是顧炎武所說的「古人之所不及就,後世之所不可無。」,綜合的創造是指其因襲之成分居多,演繹的創造是古人創造了一種學說,但沒有應用到某一方面,後人據以移用或開發,因革的創造則因襲的是儒家的思想與文化,並以新說法詮釋。

十四、史料的解釋有哪些種類?
解釋的方法分為意義和因果的解釋,意義的解釋是解釋「是什麼」,因果的解釋是解釋「為什麼」,意義的解釋又分為明訓、析疑和辨似,明訓是順釋其義,例如:韓愈主張「文以載道」,文章應該載的是什麼道?是必須加以解釋的。析疑是分析不同哲學家與批評家的根本觀念,例如:鍾嶸以「自然」為根本觀念,但反對自然主義的老子。辨似是有價值之學說必有不與眾不同的異點,例如:文氣說有很多種,曹丕認為是先天的體氣,蘇轍則是認為後天的氣勢。

十五、白居易、蘇軾對詩的根本觀念為何?
白居易對於詩的根本觀念是「上以補察時政,下以洩導人情」,是因其不滿意晉、宋、梁、陳的詩人,而蘇軾對詩的根本觀念則是「超然」與「自得」的風格,是因其稱讚魏晉作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