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19

詞曲選(二)─牡丹亭之三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三必修‧詞曲選(二)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牡丹亭》杜麗娘形象

杜麗娘形象: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當中,婦女的地位是最低下的,命運是最為悲慘的,這一現象到了明代更為嚴重。明代統治者鼓吹程朱理學,滅絕人欲,紛紛著書立說,壓制婦女身心發展,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誘惑婦女成為封建禮教的殉葬品。」在《牡丹亭》這出情與理的殘酷交戰中,以杜麗娘為代表的「情」,最終戰勝了以杜寶等封建禮教惡勢力的「理」。「以情反理,反對處於正統地位的程朱理學,肯定和提倡人的自由權利和情感價值,褒揚像杜麗娘這樣的有情之人,從而撥開了正統理學的迷霧,在受迫害最深的女性胸間吹拂起陣陣和煦清新的春風。」
  戲曲發展到了即使柳夢梅考中了狀元,杜寶也不願意承認他的地步,可見湯顯祖塑造杜麗娘這一形象的意義並不在於反對封建社會那種門當戶對的婚姻制度,而是說明人的欲望是合理的,是不能夠人為滅絕的,以此來有力地抨擊封建禮教和程朱理學,鼓舞廣大勞動婦女認清社會的黑暗和自己所處的地位,覺醒起來,為爭取自己的合理權利進行抗爭。即便是現在,對於某些落後地區的婦女,杜麗娘的形象仍舊具有一定的社會現實意義。
  杜麗娘這一形象『肯定了人的情感,肯定了人的生命欲望,肯定了人的自由,將人的解放從政治的層面推進到了生命本質的深度,以「為情作使」的無畏的勇氣唱出了一曲情的頌歌,從而樹立了中國戲劇史上的里程碑地位。』
  綜上所述,湯顯祖運用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把杜麗娘的一生分為「因情生夢」、「因情而死」、「死不棄情」、「因情複生」四個階段,通過《訓女》、《閨塾》、《驚夢》、《尋夢》、《寫真》、《鬧殤》、《冥判》、《幽媾》、《冥誓》、《回生》、《婚走》、《圓駕》等關鍵劇碼的分析讓我們看到了杜麗娘的一步步覺醒、一次次鬥爭和一次次再鬥爭,在生生死死中塑造出了一個主動、勇敢、堅定、執著地打破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個性、捍衛愛情的女戰士形象。這一形象在廣大婦女中引起強烈反響,激發身受迫害的女性自我覺醒,奮起反抗,爭取自己合理的權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