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8

訓詁學(一)─訓詁的方法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

大四必修‧訓詁學(一)

自由點閱,請勿自行轉貼

筆記範圍:訓詁的方法
(一)互訓
狹義
廣義
黃侃
林尹
互訓(直訓):互相為訓
同訓:同意之字
遞訓:遞相為訓、輾轉為訓
類訓:以共名訓別名

(二)義界
義界:又稱「宛述」,用一些字句宛轉地敘述出來。
1.形象
3.功用
5.顏色
7.位置
2.性質
4.材料
6.時間

(三)形訓
解釋文字的形構,或以形構來解義。
肯定形訓存在之說法是憑藉「六書」,例如:左傳中記載「止戈為武」,或另有「反正為乏」。
否認形訓存在的說法:
1、依字形時行推敲,可以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必有謬說者在。例如,《說文》的說解,絕大部分是正確的,但也有不少錯誤,如:「行,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
2、字的形體經過甲、金、篆、隸、楷等幾次大的變化,由筆意改為筆勢,再變為單純的線條符號,圖像感已微乎其微,形義關係已經逐漸隔斷。在這種情況下,字形已經失去表義的作用。
3
、由於字形訛變,在形訓中出現了「望形生訓」的弊病。在形訓剛開始的時候,已經有這種現象。例如出現於《左傳》的「止戈為武」的說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武,甲骨文作附圖,金文作附圖,都是上像戈,下像足跡,是荷戈出征的意思。所謂「止戈為武」,未免望文生義,不是確詁。
故言「音訓義訓,形訓不與焉,其為穿鑿附會之說」。

(四)反訓
由東晉郭樸所提出,意為「相反的意思為訓」。

(五)翻譯
「地遠則有翻譯」
翻譯之來源有四種說法:
1.義本相因、2.假借關係、3.音轉關係、4.語變關係。

翻譯之意義有四種說法:
1.解釋方言、2.方言解釋雅言、3.雅言解釋方言、
4.方言解釋方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